孙俪最近又被推上风口浪尖,音乐人三宝在综艺里怼她“演啥都像甄嬛”、“不算好演员”,这话直接戳中了观众对流量明星的两大槽点:拿着天价片酬演啥都一个样,粉丝还硬吹“演技炸裂”。
更扎心的是,吃瓜群众刚围观完她全家移民英国的传言,工作室澄清声明墨迹还没干,新瓜又砸脸上了。
三宝这番话看似个人观点,实则撕开了内娱最隐秘的伤疤。
《甄嬛传》都播了十多年,孙俪这些年接的角色确实逃不开“大女主”魔咒。
《芈月传》是升级版宫斗,《安家》像现代职场甄嬛,新剧《乌云之上》演女警被吐槽“房似锦穿警服”。
数据不会骗人,某影视论坛统计过,她近五年角色相似度达73%,对比周迅从《画皮》到《无名》的跨度,差距肉眼可见。
跨界diss演技这事儿也不是头回见。
当年章子怡在《演员的诞生》点评流量小花,被粉丝骂“过气影后蹭热度”,结果《上阳赋》播出后自己演技反被群嘲。
这次三宝顶着音乐人头衔开炮,专业度确实存疑,但业内早就有编剧匿名吐槽:“现在剧组选角先看带货能力,演技过得去就行。”平台S+项目给孙俪开单集120万的片酬,制片方看中的到底是她的演技,还是扛收视的玄学?
说到移民传闻就更魔幻。
当年李连杰改国籍被骂十年,如今孙俪被爆个移民传言,工作室澄清后还有人说“真移民了肯定不承认”。
这种死循环背后,其实是观众对明星“在中国捞金国外花”的深层次不信任。
对比胡歌被传移民时的处理——直接在采访里说“我的观众都在国内,我能去哪”,高下立判。
杨幂那句“既要又要还要”算是预言了孙俪的困境。
演员想维持商业价值就得保持曝光度,但观众又嫌弃你接同类角色。
海清在FIRST影展喊话导演给中年女演员机会,结果自己转头演了五个同质化妈妈角色。
这行当的生存法则,远比网友一句“好好磨炼演技”复杂得多。
孙俪现在最该警惕的不是差评,而是《甄嬛传》滤镜还能撑多久——隔壁陈建斌靠着雍正帝红利吃了十年,现在演《三叉戟》观众照样买账,关键还是看业务能力有没有硬货。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