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让诬告者付出代价,匡扶校园正义

云中w漫步 · 5 天前
近日,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的一审判决结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法院最终认定,无法认定男生肖某某对女生杨某实施了性骚扰行为,驳回了杨某的全部指控。这本应是尘埃落定的时刻,但事情却并未就此平息,反而在舆论场上掀起了更汹涌的波澜,多名著名教授纷纷发声,众多媒体也呼吁:必须让诬告者付出代价。


1.jpeg

回溯事件,2023年7月11日,在武汉大学图书馆这一公共学习空间内,肖某某与杨某偶然坐在了对面。学习过程中,肖某某因身体不适,做出了抓挠大腿内侧的动作,而这一行为被杨某认为是对她的性骚扰。随后,杨某拍摄视频“取证”,并在肖某某准备离开时拦住他,翻看手机、全程录音,还逼迫其写下道歉信。在学校内部调查初步排除性骚扰,未满足其诉求后,杨某将此事发布到网络上,瞬间点燃舆论,“武大图书馆性骚扰”话题迅速登上热搜,肖某某被贴上“色狼”标签,遭遇了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个人信息被曝光,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学校也在舆情压力下,仓促对肖某某作出记过处分。


2.jpeg

直到2024年2月,肖某某的母亲晒出儿子的湿疹病史、就医购药记录等证据,才使舆论开始出现分化。如今,法院的一审判决更是在法律层面还了肖某某一个清白。然而,本该到此为止的事件却出现了令人愤怒的后续——杨某败诉后毫无悔意,反而在社交平台炫耀自己通过法考、保研读博,甚至扬言要继续举报肖某某,这种傲慢无理的态度进一步激怒了公众 。


3.jpeg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多名著名教授也纷纷加入讨论,为正义发声。武汉大学校友梅新育联合3000多名校友,请求武汉大学开除杨某某,取消肖某某的错误处分,以正校园风气。复旦大学教授严锋更是直言,此次事件中提告的一方欺人太甚,校方的处分也存在明显不当。在公共空间,既无身体暴露、接触,也无偷拍及不端证据的情况下,杨某却不依不饶,其行为严重损害了肖某某的名誉,乃至对其身心造成了巨大伤害,这无疑是一种越界行为。他强调,做人的基本常识就是要把人当人看,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无视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这些常识是社会能够正常运转、人心得以安定的底线 。


知名媒体人胡锡进也对此事表态,认为网友行使监督权不应受到无端干涉,发帖质疑论文质量是公众的合法权利,理应得到尊重。而在此次事件中,对仗义执言者上门警告的行为,无疑是在激化矛盾,火上浇油。


从法律角度来看,虽然难以直接追究杨某诬告陷害罪的刑事责任,但肖某某及其家人完全可以通过名誉权侵权诉讼,要求杨某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给予合理的经济赔偿,以此弥补肖某某所遭受的身心伤害以及家庭悲剧带来的损失。同时,武汉大学在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也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校方在内部调查已初步排除性骚扰的情况下,仅仅因为舆情压力就对肖某某作出错误处分,这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肖某某有权要求学校撤销错误处分,公开道歉,恢复自己的名誉及相应的学业、升学资格,并对自己因处分而导致的学业中断、机会丧失等损失给予赔偿,这也将推动高校对管理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和改革。


此外,杨某的学术道德和职业伦理审查也刻不容缓。网友举报其硕士论文存在引用虚构法律、数据真实性存疑等严重问题,武汉大学作为学位授予单位,有责任也有义务启动调查程序。一旦查实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就应当依据相关规定,撤销其硕士学位,而香港浸会大学在录取其读博时,也需要重新审慎评估其博士资格。如果杨某真如她自己所说通过了法考,那么律师协会也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对其品行是否符合法律职业资格要求展开审查。


“武大事件”绝非孤立个案,近年来,网络诬告现象时有发生。从“清华学姐”事件到此次“武大事件”,诬告者往往利用舆论的力量,轻易地将他人置于万劫不复之地,而自己却几乎无需付出任何代价,这无疑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倘若诬告的成本如此之低,那么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序良俗将受到严重挑战。只有让诬告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有效震慑潜在的不良行为,维护社会的法治秩序和道德底线 。


保护女性的安全感与捍卫男性的清白权并不矛盾,两者都应当建立在事实和法律的坚实基础之上。“武大事件”犹如一记沉重的警钟,提醒着我们:无论是个人、学校还是整个社会,都必须尊重事实、敬畏法律,绝不能让诬告者逍遥法外。只有让诬告者承担应有的后果,才能还受害者一个公道,让正义得以伸张,让社会重回风清气正 。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