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走路要人搀扶,睡觉靠人帮忙翻身,仅46岁的周杰伦,为何变成这样

Joker. · 昨天 14:07
提起周杰伦,图片里那个人偶尔还穿着宽大的卫衣,帽子压得很低,步子拖沓,背影一偏就是曾经“天王”的样子。谁又想到,这人早已不再是聚光灯下那个总能轻松完成麦克风抛接、弹跳行云流水的青春偶像。一眨眼,他已经46岁,这年纪放在娱乐圈其实不算什么,可生活却对他下了重手,一场病硬生生把天赋和名气搞成了负担。嗯,原本谁会想到,走路都需要搀扶的人还能稳坐台前,继续玩音乐?



音乐本身就像花样多到有点让人怀疑的魔术,台前是旋律和节拍,台下是一堆反复推敲的片段。周杰伦的童年并不极端丰富,就是普通家庭里多出一个爱音乐且被允许“胡闹”的孩子。他四岁坐上琴凳,母亲盯在一边,嘴上偶尔不耐烦,可心里其实挺得意。小时候他每次跑去电视机前“识曲”,成年人一笑而过,可没见到他背后每天晚上练琴练哭的样子。没几个成功的人是单纯在享受天赋,大部分是稳扎稳打地熬出来。
2.jpeg



说起来,那个腼腆的小子参加《超级新人王》也没太多壮烈的故事,第一眼看上去台风不稳,声音发虚,但懂行的人都知道,就是因为有种没处理好的原始感,才被吴宗宪相中。吴宗宪在综艺圈一贯精明,捡人的时候手快眼快,盯上周杰伦不光是看中了音色,还是看中后劲和变数。没办法啊,这行喜欢“怪胎”,但更需要“怪胎”能交作业,周杰伦那时候接任务就是干,帮歌手写东西,无数次在录音棚里把段落反复磨到完美。可能那时候他多少已经养成了折磨自己的习惯?
3.jpeg



慢慢地,时间到了2000年,第一张专辑《JAY》出来,乐坛一下子就不一样了。那阵子流行曲都要么讲爱情要么掉眼泪,突然半路杀出来个能在节拍间拆分自我表达的家伙。有些旋律奇奇怪怪,但又让人止不住单曲循环,想揪出来学着唱,发现唱不全。销量火速突破,站到台上的人看起来稳了,但背后多么吃力估计粉丝也只能猜猜。
4.jpeg



其实,天王不可能体面地退场。他2016年被媒体爆出患上强直性脊柱炎,那种病说出来名字就让人发憷。“不死的癌症”这称呼多少有点吓人,医学上说有遗传倾向,年轻男性居多,有人天生中招,有人小时候踢了几场球、摔断过骨头就进了医院档案。症状开始就是后背僵硬发闷,头抬不上去,下蹲费劲,最严重的时候连翻个身都要喝上三分钟的心理预备汤。
5.jpeg



娱乐圈患这病的还真不少。蔡少芬公开讲自己多年靠止痛药硬撑,李宇春也在节目里自曝,为了录节目没好觉睡,只能靠轮椅。大家看明星一脸光鲜,谁在灯光背后翻滚?周杰伦同样没什么例外,同行之间互相能体会,但观众基本上不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看似玩世不恭的步态背后,其实全是骨头和韧带在较劲。


至于是不是“撑得住”,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只要不是绝症,总有办法。可脊柱炎这种事你真遇上了才明白,每天都是马拉松,哪怕你根本就不跑。药物副作用、夜间疼醒、穿衣翻身都靠家里人的帮忙,这样的日子普通人想想都觉得沮丧,艺人一旦公开了,就很难再完全回避这些困境。他没主动遮掩,每次出镜偶尔提上一句,态度也不见消极。


粉丝会心疼。2018年那场演唱会前后闹得很大,因为有人爆料他上台前一次吃下12颗止痛片。那些舞蹈动作本来就吃力,为了完成,一边依靠药物,一边还要顶着浮肿的脸。许多歌迷回忆那场秀,台下气氛很嗨,但台上人的喘息没谁能代替。之后网络一阵轰动,也有人不明白,为啥就不能直接请代舞、简化动作,干嘛死扛?可有些时候,天王的执着并不是一定合理,只是出于习惯,这个行业就是这么卷。


更多的细节其实藏在生活边角。夜里疼得打滚,药片吃到胃反酸,母亲有段时间几乎每晚都守着他。朋友还原了真实场景,刘畊宏去年在专访里讲过,以前有段日子他俩见面,周杰伦十米的路要走十几分钟。没错,就是走路这么慢,喘口气都磕磕碰碰。这样的人放在常人生活里,哪还有啥光环?可现实里,他不是还在继续开演唱会?


最近一两年情况变得更加现实。2024年6月19日,网络热搜大字标明“周杰伦 强直性脊柱炎”。这次是因为日本街头有网友偶遇,发了视频:穿休闲卫衣,走路还是佝偻,甚至要朋友搀扶。挺唏嘘,天王也只是另一个需要依靠朋友过马路的中年人。可社交平台偏偏喜欢热闹,视频转发量很快破十万,留言有人担忧,有人调侃,也有人忍不住说,比起他身上的伤病,更怕唱功变了味。


不过事实却不是一面倒的难受。有人觉得他状态大不如前,也有人说这只是暂时的。他本人在多个采访里都反复表示,自己的病情并没外界说的那么严重,现在控制挺好,可有时候负面消息越传越真,反倒把正常的状况渲染成末日景象。其实也许两边都不完全对,他本人也会有些矛盾吧!有时候觉得自己还能坚挺许多年,有时候又觉得明天就撑不住了。世界就是这样,没谁是完完全全信心满满的。


至于他自己怎么看?目前大概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他有时候会自嘲,吃药也是日常操作,但音乐该写还是得写。演唱会不会停,每次筹备起来依旧有花样,只是动作慢了点。有人以为他这叫乐观,也有人说他太倔,从行业惯例来说,躲病、隐退、休假再复出不奇怪,但周杰伦多少带点典型艺人的狠劲和对舞台的执念,改变不动。


当然偶尔也有人问,既然病成这样,为什么不彻底退下来?答案挺简单,这圈子的艺人从来都认为“能动一天是一天”。尤其像这种起初靠天赋吃饭、后来靠自我折磨的角色,就算身子骨再不济,总还有粉丝等着看他们下一场表演。只是这样的付出究竟值不值,真的没人知道。谁能讲清楚台上五分钟、台下十年病痛,有没有划算的算法?


其实,别人无法体会的,恰恰是周杰伦亲历所有舞台的辛苦与脆弱。他们以为舞台是台阶,档期表定了什么时候干什么,实际上每一次开场都是走钢丝。只有到了后台,你才能真切看见,那些曾经金光闪闪的人,衣服下同样藏着膏药和药瓶。数据统计显示,脊柱炎群体有九成是男性,台湾医学年鉴近年披露,初发年龄多集中在三十岁上下。这种病不可逆,在娱乐圈里算是潜规则一般的隐形牢笼。


但细想又觉得,这人还真不是说垮就垮。新歌照出,演出照走,只不过节奏慢、动作收敛,不走极限。十几年前他能连跳带弹,现在更喜欢立着唱,麦克风都拿得低一点,其他成员忙着唱和声。有人欢呼他又一次创新突破,新粉觉得不过如此,也有老粉说不管他唱什么都买单。音乐就是玄,把人分成喜欢或不喜欢,身体状态于音乐本身又是另一回事。


也有人说这样活着太苦,干脆早点隐退。想一想,其实很多行业里的人,到底是选择停下来,还是继续被身份和职业定义,永远没有共识答案。可能周杰伦自己犹豫过、挣扎过,甚至想过就彻底远离舞台,可那样一来他失的可能不仅是歌迷,更像是个人存在感。


当下的周杰伦,其实很难用“传奇”或“普通”去归类。身体病痛是实实在在,音乐的创造力也并未完全枯竭,更贴切的是,他活成了属于中年人的“半飘”状态:有能坚持的事,也有妥协的地方,只不过谁都看不出来哪一步更沉重。


有人说他的未来走向会逐渐暗淡,也有人等着他下一首歌卷土重来。那些跟病魔死磕的日子考验的不止他,也折射出娱乐圈光鲜背后无奈和倔强。他现在的音乐不一定还有17岁少年的那种狠劲了,可已经不突然,这事谁能说清楚?或许,真正的难得就在于他没有躲起来——病痛算不得什么,在音乐和生活之间,他还活着,还在输出,还与世界咬牙较劲。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