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社保新规9月1日起实施,缴纳社保不能自愿放弃

吃瓜有料 · 前天 13:08
职场里,总有一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其中最常见,也最危险的,莫过于那份“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为了多拿几百块现金,不少劳动者在合同上签下名字,以为自己占了便宜。一些企业也乐见其成,把这当作降低成本的“妙招”。一个看似“双赢”的局面,实则是一颗埋藏多年的定时炸弹。
1.jpeg



9月1日,这颗炸弹的引信,将被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点燃。
2.jpeg



最高法发布的新司法解释,用最直白的语言宣告:任何关于不缴纳社保的约定,无效。劳动者因企业未缴社保而辞职,要求经济补偿,法院坚决支持。一起保安公司的败诉案例,被作为典型公之于众,无异于对所有企业的一次公开警告。那份你曾经签过、甚至企业引以为傲的“免责金牌”,从法律角度看,不过是一张废纸。
3.jpeg



为什么国家对此事如此较真?根本原因在于社保的强制性。它不是一种可选项,不是商品,更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它是国家为每一位劳动者构建的“安全网”,覆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人生重大风险。这张网,容不得任何形式的“破洞”。一旦允许“自愿放弃”,就意味着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根基被动摇。今天你为了几百块放弃,明天当一场大病或一次意外降临时,失去的将是数以万计的保障,届时谁来为你兜底?


4.jpeg

现实中,这种“放弃”的背后,往往是双方的一场利益博弈。企业方,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或中小微企业,社保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它们选择将成本转嫁给劳动者,用现金补贴的“小恩小惠”换取法律义务的豁免。劳动者一方,特别是年轻人或短期务工人员,往往更看重眼前的实际收入。他们觉得养老、医疗离自己太遥远,多拿点钱在手心才踏实。这种短视的“精明”,恰恰是风险最大的源头。
5.jpeg



对企业而言,这种操作无异于饮鸩止渴。新规之下,风险成本急剧飙升。一旦员工反悔,企业面临的不仅是补缴全部社保本金,还有高额的滞纳金,甚至还要支付一笔不菲的经济补偿金。算下来,所谓的“节省”可能连罚款的零头都不够。更严重的是,这种违法行为会严重损害企业声誉,在用工市场失去信任,最终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6.jpeg



对于个人,风险则更为直接和致命。放弃社保,意味着你主动将自己置于保障的真空地带。工作中不幸发生工伤,所有的医疗费、伤残补助金都将无处索赔。失业了,无法领取失业金,生活瞬间陷入困境。生病住院,动辄数万的医疗费用将完全自掏腰包。更不用说,未来退休后,将失去稳定的养老金来源,晚年生活堪忧。那点每月多发的几百元补贴,在人生的重大风险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7.jpeg



新规的出台,是一次强有力的纠偏。它通过司法的终局性,为所有劳动者撑腰,也为所有企业划清了红线。这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重申,更是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合规经营才是企业的生命线,长远保障才是劳动者的压舱石。
8.jpeg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应对?首先,检查自己的劳动合同和工资条。如果发现企业未足额缴纳,甚至没有缴纳,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新规就是你最有力的后盾。其次,对于那些即将退休,却发现社保缴纳年限不足的“70后”、“60后”群体,焦虑可以理解。唯一的正解是立即行动,前往当地社保服务大厅或拨打12333热线,详细咨询补缴政策。各地政策存在差异,官方渠道的信息才是最可靠的。切勿轻信网上“花钱代办补缴”的骗局。
9.jpeg



社保,本质上是今天为明天的自己存钱。它不是消费,而是一种最基础、最稳妥的投资。当9月的钟声敲响,所有关于社保的“灰色操作”都将被置于阳光之下。看清规则,守住底线,才能在不确定的未来,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