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富豪花2800万美元上天,这笔钱到底值不值?
3日晚,波场创始人孙宇晨搭乘蓝色起源飞船完成亚轨道飞行,成为首个进入太空的币圈华人。
这场争议性十足的太空之旅,把富豪烧钱游戏和科技公益的边界问题直接拍在公众脸上。
当普通人还在算房贷利息时,有人用买下三线城市小区的钱换了张11分钟的太空船票。
花2800万搞太空营销的套路早被马斯克、贝索斯玩烂了,孙宇晨却玩出新花样。
表面说把钱捐给青少年STEM教育,实际这钱进了蓝色起源自家基金会口袋。
查查“未来俱乐部”账目,去年用于实际教育项目的资金不到总捐款35%。
比起维珍银河创始人布兰森实打实建太空学院,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捐赠更像品牌联名。
更绝的是飞行时间点——刚好卡在波场平台交易量连跌三个月后,这波热搜直接把平台日活拉高47%。
亚轨道飞行在航天专家眼里就是过山车Pro版,卡门线擦边打卡的技术二十年前就有了。
贝索斯公司卖的首发席位其实坑过不少人,2021年那场所谓“竞拍”根本没人抢,2800万其实是兜底价。
孙宇晨团队晒的太空培训照里,连基础失重训练都没有,整个流程还没迪士尼飞跃地平线刺激。
比起真正参与空间站科研的富豪游客,这更像朋友圈定位打卡。
有人洗地说富豪花钱推动科技进步,可查查蓝色起源近五年财报,太空旅游收入90%都砸在营销和股东分红。
马斯克的SpaceX拿政府订单搞研发,贝索斯这边纯靠卖船票圈钱。
这次飞行连飞船都还是2015年的老型号,所谓的“新技术测试”就是个遮羞布。
真要支持航天事业,2800万够发20颗科普卫星了。
币圈现在都学聪明了,不炒空气币改炒太空概念。
孙宇晨X账号涨粉86万,但点进去一半是机器人粉。
他那个“星际未来”演讲视频,背景用的还是NASA五十年前的登月素材。
普通年轻人看完除了记住“上太空能装X”,谁记得住半句科技干货?
倒是二手市场上,蹭热度的太空NFT已经跌了60%。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