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在演艺界本就有着深入人心的形象,尤其是他塑造的陈独秀形象,给大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觉醒年代》里,他对陈独秀的演绎可谓入木三分,那梳起的背头,一瞪之下满含情绪的眼神,将陈独秀的豪迈与倔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后直呼逼真。
2025 年 8 月 1 日,《伟大的长征》开机之际,于和伟迎来了新的挑战 —— 饰演伟人中年时期的形象。他换上红军装,留起了伟人头,往那一处坐定,瞬间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气场,仿佛将人们一下子拉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那模样,轮廓间竟隐隐勾勒出伟人的神韵。
接下这个角色,于和伟着实面临不小的压力,毕竟陈独秀的形象在观众心中扎根太深,二者难免会被拿来比较。但他深知,演伟人绝非仅靠外形的相似,更要深入揣摩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物的内心世界。为此,他耗费了整整半年的时间,一头扎进资料堆里,翻遍各类相关资料,仔细观看纪录片,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帮助他理解角色的细节。不仅如此,为了贴合长征时期伟人精瘦的模样,他还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锻炼,成功减掉了体重。
在开机仪式上,当他手持话筒,不经意间扭头的瞬间,正脸清晰的轮廓,额头流畅的线条,还有嘴角那颗痣,组合在一起,就好似从历史照片里走出来的人一般,未正式开拍便已入戏三分,举手投足间开始隐隐透着伟人的范儿,那认真揣摩、用心演绎的态度,着实让人对他后续的表现充满期待,人们都好奇着,他究竟能否塑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伟人形象。
唐国强
唐国强在演艺圈成名已久,早就是家喻户晓的演员,塑造过诸多不同类型的角色,有着颇高的名气。回溯到 1996 年,《长征》剧组向他递出橄榄枝,邀请他饰演伟人,当时的他内心满是犹豫与忐忑。他觉得自己在外形上与伟人并不相像,而且普通话也没有湖南口音,担心难以胜任这个角色。在导演的多次劝说下,他才鼓起勇气,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一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没想到,这一接,便是几十年的坚守。唐国强所塑造的伟人形象,频繁出现在一部部重大题材的影视作品之中,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经典。他所演绎的并非只是外在的形似,更多的是着力去展现一种内在的气质,那种在历史风云中运筹帷幄的沉稳,面对艰难险阻时不屈的豪气,都被他诠释得恰到好处。
唐国强深知,演伟人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的层面,需要融入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于是,他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加入自己的感悟,尽管这一做法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指出他普通话太过标准,缺少了湖南口音所带来的那种亲切感,也有人觉得加入过多个人理解后,与历史上真实的伟人形象产生了一定距离。但唐国强并未被这些外界的声音所干扰,依旧用心去钻研角色,为了更贴合形象,他主动增肥,精心研究历史资料,每一次参与拍摄都如同在完成一项意义重大的使命。如今,已至 72 岁高龄的他,已然成为了演绎伟人形象的资深戏骨,看着他在屏幕上的演绎,仿佛那段厚重的历史正在眼前徐徐重现。
古月
古月的经历颇为独特,让人不禁心生敬意,他仿佛生来就与伟人的角色有着不解之缘。从外貌上看,他与伟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高高的额头,深邃的眼神,就连走路、喝茶这些日常动作,都如同从历史影像中复制而来,相似度极高。
在 2000 年拍摄《走出西柏坡》时,发生了令人动容的一幕。伟人的女儿来到片场,当她看到古月的那一刻,情绪瞬间被触动,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不由自主地上前紧紧抱住古月,口中情不自禁地喊出了 “爸爸”,那真挚的情感流露,足以证明古月所塑造的形象是何等逼真,已然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古月的成长背景也颇为坎坷,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早早牺牲,他与姐姐只能在孤儿院相依为命。1949 年,解放军路过孤儿院,将他和姐姐带入了部队,从那时起,他便对伟人充满了崇敬之情,开始日复一日地钻研伟人的资料,模仿伟人的言行举止。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一位导演在筹备抗战题材电影时,因苦恼于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来饰演伟人,经人推荐,古月前去试镜。他刚一露面,导演的眼睛便亮了起来,当即认定他就是那个理想人选,仿佛就是活生生的伟人站在了眼前。
为了演好这一角色,古月下了旁人难以想象的苦功夫。他反复观看伟人的录像资料,细致入微到伟人点烟、喝水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反复琢磨,力求做到极致还原。甚至为了让发际线更贴合伟人形象,他毅然决然地把前额的头发剃掉。而他的付出也收获了巨大的回报,第一次出演伟人,便惊艳了所有人。此后,他先后饰演了八九十次之多,每一次的演绎都堪称无可挑剔,将伟人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了观众的心中。可惜的是,天妒英才,2005 年,古月因心脏病突发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 68 岁,令人惋惜不已。
侯京健
相对而言,侯京健或许在大众中的知名度没有前几位那么高,但他在演艺领域的表现却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塑造青年时期伟人形象方面,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在《觉醒年代》《大道薪火》等作品中,他将青年时期伟人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
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形象,尽管侯京健在外貌上与伟人并非高度相似,但他凭借扎实的演技巧妙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就拿《觉醒年代》里那场雨中独行的戏来说,他所演绎的背影孤单却又透着无比的坚定,眼神中满含着对未来的信念,让观众看后内心不禁泛起一阵酸楚,仿佛能透过屏幕感受到那个年代青年伟人内心的热血与憧憬。
侯京健自己也深知,每一次饰演伟人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需要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去深切感受那个特殊年代的艰难与希望。他的表演风格与古月的形似、唐国强的霸气有所不同,而是着重展现出了伟人年轻时所特有的朝气与理想,赋予了角色一种别样的魅力,也因此赢得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喜爱,还凭借在这类题材剧中的出色表现,斩获了最佳男演员奖,让伟人的青年形象带着新时代的韵味,更加深入人心。
这四位演员,在不同的阶段,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肩负起了还原伟人形象的重任,将伟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他们用心对待每一场戏,让观众透过这些表演,不仅是在欣赏影视作品,更是在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去感悟伟人身上熠熠生辉的精神。每位观众心中或许都有着自己偏爱的那一种演绎,而这也正是他们表演的独特价值所在。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